日期:2023/03/03/ 16:06 來源:金塔宣傳
字號:[大][中][小]
接地氣、冒熱氣的理論宣講,讓黨的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有溫度、有深度的志愿服務,讓群眾安心暖心又放心;精彩、豐盛的文化惠民大餐,讓精神文化滋養群眾心田……在金塔大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讓文明之風沁人心脾、生生不息。
近年來,金塔縣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主陣地,因地制宜,創新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理論宣講、志愿服務、文體娛樂活動,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接地氣,傳播新時代黨的好聲音
“黨的二十大為我們農村發展把脈定向、指路領航……”在東壩鎮紅星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民、黨員、鄉賢、志愿者圍坐在一起,一場送理論宣講的志愿服務活動引來了陣陣掌聲。
原來,是本村的“土秀才”宣講員李鈺偉正身穿紅馬甲,用通俗易懂的“鄉音土話”把黨的好聲音、好政策送到了群眾的心坎里。
“能有今天的好日子,離不開黨的好政策,這樣的宣講通俗易懂,我們都愛聽。”紅星村村民陳志全如是說。
為使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東壩鎮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挖掘出一批像李鈺偉一樣具有較深理論素養、較強業務宣講能力、群眾親和力高的“百姓名嘴”,把宣講搬到村居大院、農家書屋、田間地頭、庭前院落,把黨的理論宣講融入茶余飯后、街頭巷尾,真正實現了“村民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
近年來,金塔縣創新宣講方法,設立了“田秀才”“土專家”“夕陽紅”“銀發宣講隊”“黨員中心戶”等志愿宣講小分隊,利用“理論大講堂”“鄉音課堂”“門房革命”“紅書包送學”“流動小板凳”“炕頭會”等開展宣講,用通俗易懂的“百姓話”,與群眾暢談各項惠民政策,將“大道理”變為“小故事”,讓農村多樣化的“小課堂”變身成為群眾學習的“大學校”。
如今,在金塔縣,黨的創新理論志愿宣講活動早已蔚然成風。
暖民心,培育新時代文明新風尚
“叔,你好,馬上春節了,我們今天過來幫你打掃打掃衛生,干干凈凈過個年。”一大早,志愿者王旭就來到大莊子鎮雙新村居民張貴相老人家中開展上門助潔服務,細心周到的服務讓老人倍感溫馨。
“我歲數大了,腿腳不方便,每過一段時間,就有志愿者過來幫我打掃衛生、理發、洗衣服,著實給我解決了生活中的一些困難。”張貴相感激地說。
近年來,圍繞為老、為小、為困難群體、為需要心理疏導和情感慰藉群體、為社會公共服務 “五為”志愿服務內容,大莊子鎮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在全鎮“遍地開花”。
在養老服務中心,“愛心巧廚”志愿者分工合作,為老人提供貼心服務;在困難群眾家中,志愿者們送上慰問和幫助,傳遞社會溫暖;在文明實踐站,各類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講座,引導群眾積極、樂觀共享美好生活;在農村集市,健康義診、親情連線、反詐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更是步履不停……
一個個文明實踐活動貼民心、達民意、暖人心,一項項志愿服務為群眾幸福“加碼”。2022年,全縣已立足90個村(社區)和100個文明實踐所(站),文明實踐志愿者數量達到10000余人,開展文明實踐活動6000余場次,受益群眾8萬余人。
抓活動,注入更多精神文化滋養
春寒料峭,但在羊井子灣鄉各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卻是一片歡聲笑語,溫暖如春。
從黃茨梁村的室內電影到金新村的“鄉風家風茶話會”,再到雙古城村的“大張旗鼓”送榮譽、“典型示范”潤鄉風、“文化惠民”育新風等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文明實踐活動,點亮了村民的夜生活,把原本寧靜的農村夜晚裝點得熱熱鬧鬧。
“白天村民都忙自家農活,幾乎沒有文化娛樂生活,自從村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創立了豐富的實踐活動,大家都利用晚上時間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嘮家常,村民的業余生活豐富了,鄰里關系更加和諧了,村風民風也更好了”。談起近日的活動,雙古城村村民宗德蘭頗有感觸地說道。
去鄉村大舞臺看“文化進萬家”演出、去農家書屋參加“書畫下基層”活動、去文化活動廣場參加廣場舞比賽……今天的金塔大地上,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輪番上演,早已成為百姓生活的常態,讓廣大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精神文化大餐。
群眾在哪兒,文明實踐活動就開展到哪兒。近年來,金塔縣統籌推進縣、鄉、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蓬勃開展,激發了群眾建設家園的內生動力,群眾干勁更足了,鄉村環境更美了,社會更和諧了,全縣上下凝聚起向上、向善、向美的文明風尚。
一個個理論陣地、一次次暖心服務、一樁樁惠民實事,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讓群眾享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也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浸潤”到群眾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