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文明城市創建 釋放“城市溫度”

日期:2023/03/01/ 15:37  來源:平涼發布

字號:[][][]

  走進崇信縣,大街小巷干凈整潔、公共場所秩序井然、公益廣告隨處可見,文明禮讓、志愿服務等一幕幕暖心畫面映入眼簾……一個個看得見的“文明風景”就是崇信縣創城工作初顯成效的最好證明。自崇信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全縣上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堅持高站位謀劃、高標準推進、嚴要求落實,以飽滿的活力和激情,在文明城市的趕考路上闊步前行。

  精準對標 全面攻堅

  “環境一天比一天好,住得也越來越舒心。”居民梁鴻飛一邊說,一邊豎起了大拇指。自創城工作開展以來,點贊的市民越來越多,一件件實事讓居民體驗到文明城市創建帶來的實惠。

  崇信縣始終堅持把群眾的需求和呼喚作為創建導向,聚合全域力量,從“神經末梢上”入手,在“麻繩最細處”攻堅,實行四級網格化管理,26名縣級領導、85個縣直部門、4300多名干部職工包抓148個網格和62個社區樓院,統籌網格內各項創建工作。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是只為做靚城市風貌這個“面子”,更是做實“讓城市更美好,讓人民更幸福”這個“里子”。崇信縣聚焦群眾關注關切,針對城市管理“臟亂差”,通過部署開展“一月一主題”活動,城區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路面和人行步道全面進行了清洗,私拉亂建、違法建筑依法進行了拆除,窗口單位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店外占道經營、車輛亂停亂放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除此之外,基礎設施維護、纜線亂象整治、交通秩序整治等“十大攻堅”行動深入開展,更是讓整座城市煥然一新,再展新顏。這一項項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讓崇信這座城市變得越來越美麗、越來越宜居。

  志愿服務 溫暖城市

  崇信縣始終堅持“要創文明城,先育文明人”理念,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條主線,引導廣大市民在自覺參與中提高文明素質,全力打造市民文明有禮、公共秩序井然有序、社會風尚良好的文明城市。

  “阿姨,現在是紅燈,綠燈亮了再通行。”“店里的貨物不能擺在門口人行道上,我們幫您搬進去”“車輛不能亂停亂放,請停到指定區域”……一件件“紅馬甲”活躍在崇信的大街小巷,用行動引領文明風尚,鑄就城市之魂。

  崇信縣將《甘肅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納入市民公約、村規民約、行業規范之中,推動文明從“軟約束”變成“硬要求”。崇信縣組建了縣鄉村三級志愿服務隊191支,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172個,設立志愿服務站點102個,志愿者總人數達1.2萬人,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1786場(次),形成“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良性局面。培樹“崇信好人”“最美人物”、最美家庭375戶,用榜樣的力量教育引導廣大群眾崇德向善、見賢思齊。

  如今走進崇信縣,文明志愿者遍布大街小巷,“志愿紅”已成為崇信一道亮麗風景線,好人好事隨處可見,“學習好人、崇尚好人、爭當好人、關愛好人”在崇信蔚然成風。

  宣傳發動 潤物無聲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市民既是受益者,也是文明創建的主力軍,讓市民從旁觀者到參與者、實踐者,宣傳引導是關鍵。

  “街道上到處都能見到公益廣告,時刻提醒著我們講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市民范克棟表示,他經常接送孩子,現在回家的路上,公益廣告成為文明社會的一面鏡子,成為孩子和家長的社會課堂。

  崇信縣積極統籌各級各類宣傳陣地和載體,全方位、立體化、多形式開展宣傳引導,制定印發了《崇信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宣傳工作方案》,采取公益廣告熏陶、景觀小品展示等多種方式,在公共場所設置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等內容的景觀小品和公益廣告宣傳牌1370處,燈箱廣告126個,通過“軟措施”讓文明理念在潛移默化中融入市民日常生活。與此同時,崇信縣還緊盯傳統節日、重要紀念日部署開展“文明創建 志愿同行”“城市是我家 文明靠大家”等宣傳活動187場(次)。

  如今的崇信,公益廣告已在“C位”刷屏,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凝聚起全社會文明共識,成為亮麗的風景線,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添了“氣質”。

  昨日榮耀俱往矣,文明腳步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奮進的道路上,崇信縣一路披荊斬棘,正滿懷信心地向著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奮勇前行。

責任編輯:陳楚培
免费精品国自产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