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節,天水餐飲市場格外紅火。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隨著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等理念深入人心,許多市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不忘踐行“光盤行動”,健康飲食、文明餐桌成為新“食”尚。
“先生,你們是5個人吃飯,我這邊建議你的菜品可點精簡一些,不夠吃可以再加菜,這樣也不浪費。”正月初八,在秦州區民主路一家酒樓,市民趙志軍帶著家人這里用餐,店員正根據人數和菜量提供相應提醒和建議。
“在店員的推薦下,我們5個人總共點了8個菜,葷素都有,共花了300多元,吃得好還沒有浪費。”趙志軍說。
正月初九18時許,記者來到秦州區解放路的一家自助餐廳,此時正值用餐高峰期,整個餐廳人來人往,座無虛席。記者觀察了一番,看到來的客人都是按需拿餐,走的客人也做到了“光盤行動”。
“這里是自助式點餐,為了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浪費,我們會根據自己的食量先拿一些食材,如果不夠吃的話會再去拿。”市民李娜告訴記者,自助餐最容易造成浪費,有時不知不覺會多夾多拿,容易造成浪費。其實,自助餐廳內美食種類多,一不小心就吃飽了,因此,在就餐時就應該勤拿少取。“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個人都應該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珍惜糧食,主動光盤。”
隨后,記者又來到新華路某酒樓,同樣看到來這里用餐的市民做到了“光盤行動”。
節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杜絕餐飲浪費,倡導“光盤行動”,餐飲商家采取各種方式,時刻提醒消費者餐前適量點餐,宣傳健康文明的餐飲消費。
“我們火鍋店幾年前就推出了小盤菜,為的就是讓客人多嘗一點形式多樣的菜品,少點浪費。”永慶路一家火鍋店店主說。
市民的節約意識也有明顯提高,對于浪費行為的抵制也成為了大家的基本共識。不少市民還表示,“光盤行動”雖然不時常掛在嘴上,但已經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大家的生活。
“逢年過節,我喜歡在家做飯招待親戚、朋友,既有過節氣氛,又省得跑來跑去。”市民趙燕燕說,為了照顧大家的口味,以前逢年過節或者家里來客人時講究排場,總會做很多菜,最后剩飯剩菜太多吃也吃不完,只能倒掉。隨著“光盤行動”逐漸深入,親戚朋友到家里吃飯,先溝通好要吃什么,再去買菜。這樣既滿足了大家的口味需求,也解決了剩菜剩飯的難題。
隨著餐飲行業和廣大市民節約意識的不斷提高,“光盤行動”氛圍日漸濃厚,越來越多的市民自覺加入到行動中,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社會風尚在春節假期蔚然成風。